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西安交通大学“青医先锋”实践团队赴成都开展健康科普与调研活动
2025-08-01 16:39:00
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和超重作为多种慢性病的高发因素,已成为影响全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24年6月,国家卫健委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旨在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为响应国家对于体重管理新号召,推动居民重视体重管理、改善体重状况。2025年7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学“青医先锋”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成都市区,开展实践第一阶段以“科普+调研+红色”为主题的丰富实践,以医学生的责任担当,开展科普宣传、服务基层群众、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青春智慧润桑榆,健康基石筑社区。为加强社区居民的体重管理和健康饮食意识,实践团队于7月21日前往成都市西河镇鹿角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健康基石,始于体重”的主题科普宣讲活动,通过通俗易懂的科普讲解与互动实践,团队成员将专业的健康管理知识转化为社区“银龄族”触手可及的生活智慧。

  宣讲活动现场,团队成员聚焦中年健康痛点,深入浅出地剖析体重与慢病的关联。队员李雨诺通过现场演示腰围测量法、BMI计算教学,介绍体脂率、腰臀比等反映脂肪分布的指标,引导居民认知“内脏脂肪超标”、“中心性肥胖”等隐形风险;运用生动的比喻,为居民们讲解了体重超标可能导致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常见慢性病的风险;同时李雨诺也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向居民们介绍了简单易行的“211餐盘法则”与“手掌份量法”,指导居民合理搭配蔬菜、优质蛋白和全谷物;队员晋书香创新性提出“碎片化运动”理念,鼓励居民利用买菜、爬楼等日常场景轻松锻炼;同时她也提到了改善作息和宣泄压力对于体重管理的重要性。本次宣讲活动围绕体重管理和饮食健康,以“青老对话”的形式搭建健康桥梁,团队成员在将所学健康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强化了社区居民对肥胖相关慢病的防范意识,更深化了用健康知识服务居民的责任感。


团队成员前往西河镇鹿角社区为当地居民开展体重管理和饮食健康相关主题宣讲

  凝街头真声聚民情,铸社区坚盾护健康。为更加精准调研社区居民防控肥胖相关慢性病的意识,了解居民的体重管理与饮食习惯现状,团队成员于7月21日-22日深入西河镇,与纳凉的居民亲切交谈,聚焦“居民饮食习惯与健康影响因素”这一主题,深入了解社区居民(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对体重管理指标的认知、日常饮食结构偏好、运动频率、慢性病风险意识以及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等关键问题。这些来自街头的鲜活声音,为团队成员分析居民体重管理现状、提出相关建议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团队成员在西河镇开展体重管理和饮食健康相关调研

  仰丰碑承浩气,砺新程秉赤忱。保路运动作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对于加速清王朝灭亡、推翻帝制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深入学习四川保路运动历史与革命精神。7月22日上午,实践团队前往四川保路运动史事陈列馆,迈步越过馆前的门槛,队员们便踏入那段风雷激荡的岁月。馆内浮雕气势恢宏,油画再现历史场景,详实的史料叙述将保路运动的艰辛历程、四川民众万众一心的抗争意志清晰呈现。特别是矗立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无声诉说着川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毅牺牲,成为队员们心中关于民族觉醒与国家前行的深刻烙印。“每一件文物都在提醒我们,坚韧不屈的意志是民族最珍贵的财富,也是今天攻坚克难的基石。”卢月瑶同学在参观后表示。


团队成员参观四川保路运动史事陈列馆

  健康科普燃星火,高中宣讲种希望。当医学科普知识在高中课堂“落地生花”,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7月22日下午,实践团队前往成都市龙泉中学,在高中课堂上,围绕青少年健康核心议题,队员晋书香从高中生视角分享科学体重管理策略,队员熊禹介绍了心理压力识别与舒缓、视力保护实用技巧,一场干货满满又趣味盎然的宣讲,点燃了学子们的关于健康知识求知热情。队员刘秋正进行了简单的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宣讲,课堂气氛活跃,互动热烈。宣讲尾声,队员组织学生们填写了高中学生饮食习惯与健康影响因素问卷,既为实践队后续调研夯实数据基础,也实时检验了宣讲效果,收集到宝贵的教学反馈。


实践队员在成都市龙泉中学进行健康科普宣讲和学校介绍

  两日充实的实践活动,青医先锋步履铿锵。从社区健康讲堂传递“211餐盘”智慧,到街头巷尾倾听健康民情;从保路丰碑前汲取“敢为天下先”的赤诚,到高中课堂点燃青春健康星火。队员们从厚重的历史记忆中汲取力量,在社区科普中践行医学生使命,在青少年健康科普的火热实践中检验所学,更深入街头巷尾倾听民生,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医学生贯通历史、立足当下、服务社会的精神图谱。步履不停,青医先锋的实践故事仍在续写。(通讯员:熊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