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南京师范大学“等风起时”志愿服务团:用爱跨越山海,守护特殊儿童成长
2025-07-31 17:42:00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2025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等风起时”志愿服务团积极响应国家关爱特殊儿童的号召,组建起一支囊括不同专业学生的7人团队,她们跨越四千公里,分赴江苏南京、常熟,四川成都,新疆乌鲁木齐四地开展志愿活动,服务了百余位特殊儿童。

  截至目前,虽然我国特殊儿童教育在多方面取得进展,但是仍然面临一些困境。例如资源分布不均,中西部、农村地区特教学校少、条件差;学段衔接不顺畅,学前、义务教育后教育资源短缺;社会认知不足,特殊儿童融入社会存在阻碍等。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特殊儿童未来就业。

  陈女士(化名)是一名单亲母亲,她的儿子今年已十九岁有余,但因患有脑瘫,生活自理面临诸多困难。“我不知道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未来应该在哪里,我只希望我能比我的孩子多活一天。”在被问到孩子未来就业问题时,陈女士无奈感慨道。

  “我们活动的初衷之一就是希望社会对特殊儿童这个群体能给予更高的关注度,能有更多人愿意向他们伸以援手,能让这些孩子未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等风起时”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李萌同学表示道。


“等风起时”志愿服务团队与南京市康宇儿童发展中心师生合影 周悦供图

  将关爱特殊儿童作为志愿实践活动的主题之时,南京师范大学“等风起时”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们便深知,这不仅是一次公益行动,更是一份需用专业与真诚践行的初心和使命。

  特殊儿童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也面临多重困境,例如存在沟通表达障碍,难以顺畅传递内心想法;在生活技能学习上进展缓慢,对他人依赖度较高等。为精准回应这份需求,志愿服务团针对不同障碍类型儿童,精心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特色课程:艺术疗愈、职业启蒙、生活技能训练等。艺术疗愈课通过绘画形式,帮助孩子释放情绪、打开心扉;职业启蒙活动以趣味互动引导他们探索自身潜能;生活技能训练则聚焦系鞋带、整理等日常细节,助力提升自主能力。


志愿者陪伴儿童进行康复训练 金墨竹供图

  在系列关爱活动中,志愿者们根据不同特殊儿童的需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活动现场,孩子们握着彩笔在一条条长长的横幅上自由涂抹,稚嫩的笔触展现了他们纯真的内心;音乐响起时,志愿者陪着孩子们随着旋律轻轻摆动身体,孩子们的动作在志愿者的辅助下越加协调。生活技能的学习中,志愿者耐心教导孩子们系鞋带、穿衣服等日常技能,帮助他们提升动手能力与自信心。职业启蒙课上,志愿者们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着各种各样的职业,引导孩子们种下对未来职业的美好期许。除了专项活动,志愿者们还全程关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用餐时细心照料,引导他们自主进食;课后带领孩子们一起打扫教室,培养自理意识;同时协助特教老师整理教学档案,将孩子们的点滴进步一一记录,为后续帮扶提供精准参考。


志愿者引导儿童参与美术课堂 裴钰供图

  据统计,“等风起时”志愿服务团队在此次活动中已服务特殊儿童百余名。

  志愿者们希望能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为他们搭建起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助力他们提升自主生活能力、增强自信,在理解与接纳中感受成长的温暖。

  除直接服务特殊儿童外,志愿服务团更希望通过系统宣传,让关爱特殊儿童的议题走进大众视野。他们致力于凝聚社会各界力量,为特殊儿童群体营造更加包容、开放、温暖的成长环境,保障特殊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权利。作为桥梁,“等风起时”志愿服务团加大宣传力度,让关爱之风吹遍每个角落。


志愿者带领学生们培养自信心并多维度认识世界 黄雨贝供图

  此次特殊儿童关爱之旅,不仅是一次温暖的志愿服务实践,更是南京师范大学学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贡献青春力量的生动体现。志愿者们为百余名特殊儿童带去了切实的关怀与帮助,以专业实践展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深切体会到了陪伴的意义和志愿服务的价值。活动也得到了服务地机构的高度认可,为未来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活动的意义不止于当下,更在于为未来铺路。”“等风起时”志愿服务团的各位成员表示,将持续关注特殊儿童成长需求,深化实践成果,通过常态化行动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共同为孩子们打造包容、温暖、充满希望的成长环境,助力他们更好融入社会、追逐梦想。

  志愿者们相信,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终究会成为照亮孩子们成长之路的一束光。

  (通讯员:魏希芹 费欣悦 裴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