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三下乡实践:青神童言趣,竹艺裹东坡
2025-07-23 16:22:00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为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于教育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高校在服务地方、助力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并助力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意志、增长才干、贡献力量,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025年7月10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数学学院 “童心向阳.竹梦同行”社会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走进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并在青神县刘家场社区开展为期7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三下乡活动走出校园,步入眉山市青神县乡村,实践队将深入了解当地的竹编文化和东坡文化,并与当地的小朋友和村民共度时光。

  童心伴青神:数智飞扬?气象知趣?竹编传情

  7月11日,实践队组织“趣味数学,智趣童年”志愿活动,45 名小朋友参与其中。活动设置“数学七巧板创意”、“数学 BINGO 嘉年华”和“数据骰骰乐”等六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融入了相应的数学题目。在数学七巧板创意环节,小朋友们积极参与,主动展示自己的创意,拼出了小狗、风车等形状。“数学BINGO嘉年华” 里,小朋友认真思考,完成数独题,然后大喊“BINGO”!。“数字骰骰乐”也牢牢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他们投出骰子,志愿者将骰子投出的数字用“+”“-”等运算符号,组成基础算术题,小朋友们在计算中感受数学乐趣。

  7月12日,“节气小博士,避洪小能手” 活动举行。活动以欢快合唱预热,随后通过问答、互动及 “节气顺序大挑战”“绘画分享” 等游戏,让小朋友了解二十四节气;志愿者用比喻讲解山洪与泥石流成因,传授避险技巧,通过知识抢答巩固知识点;同时介绍极端天气灾害特点与防护措施,设计 “气象灾害蹲” 游戏教小朋友应对方法。7 月 13 日,实践队在眉山市青神县国际竹编艺博览馆开展主题参观。青神县有两千多年竹编历史,其竹编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艺传承人王惠如带队讲解,队员们聆听竹编发展历程,观赏竹编作品,在其指导下尝试编织细篾,完成作品后与王老师交流其坚守竹编技艺的故事。7 月 14 日,实践队开展 “竹编一世界,童心编未来” 活动。志愿者讲解青神竹编历史文化,随后手把手教学并强调安全问题,期间为被竹条硌到的孩子贴创可贴、轻声安慰,孩子们编 出小风车,活动后合影留念。

  东坡文脉涌,诗风拂青神

  7月11日至14日,实践队在瑞峰镇刘家场社区,以 “古韵流芳启童梦,东坡遗风润青神” 为主题,连续四天开设东坡文化微课堂,每日上午9点进行,时长10分钟。活动中,志愿者讲述苏轼生平,从眉山少年英才到宦海沉浮的豁达文人;聚焦东坡诗词,精选《惠崇春江晓景》解读情感与哲思,通过翻译小游戏让小朋友感受其中内涵;介绍东坡肉、东坡饼等东坡美食及背后故事、制作原材料;围绕苏轼书法作品,介绍《黄州寒食帖》等代表作,剖析其书法艺术风格及历史背景。7月15日,实践队在青神县瑞峰镇刘家场社区,开展 “童逐诗风寻雅趣,神凝青神沐清音” 诗词文化主题活动。志愿者通过《画》的手势舞和《元日》的炮竹声引发小朋友对诗词的兴趣,随后组织诗词拼图大挑战、诗词接龙、击鼓传花读古诗等游戏,引导小朋友理解诗的含义、想象意境、体会情感。诗词自由创作环节,小朋友或创作新诗,或画出诗的意象。活动最后,志愿者教小朋友学唱《明月几时有》,小朋友跟唱。

  从东坡故事到诗词游戏,从文人风骨到生活雅趣,这五天的文化之旅,像一条温柔的河,载着千年文脉淌进孩童的心田。在青神的夏日里,文化的传承不再是遥远的典故。

  蜀地摘瓜助农忙,模范访谈薪火传

  14日,队员赴刘家场社区拜访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罗春方老人。他颤巍巍地滑动手机相册,展示17年来为“五保”老人张树珍送餐的纪实照片,又点开“四川好人”的证书:“老人捧碗笑的那一刻,什么都值了。”罗春方缓缓讲述照料老人、帮扶邻里的点滴。队员们围坐聆听,不时交流,被其坚守与大爱深深打动。罗爷爷照料三位高龄老人日常起居的点滴,让队员深刻体悟“孝老爱亲”的重量。临别时,实践队向罗爷爷赠送了牛奶,以表达对他的敬意。16日,实践队转战瓜田投入抢收。队员们迅速向瓜农请教如何挑选熟瓜,如挑选纹路清晰、瓜脐小巧的西瓜并且熟瓜轻敲会发出“嘣嘣嘣”的声响。农户示范“一托二掐”的采瓜技法后,队员分组协作:女生戴手套托瓜离地,男生接力搬运装筐。在炎炎烈日下,尽管队员们的队服都被汗水打湿,但大家齐心协力,快速将一筐筐西瓜搬运完成,顺利帮助瓜农达成目标。 这次出助农活动既减瓜农负担,更体会农耕艰辛,让青春在服务三农中坚实成长。

  此次为期七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数学学院学子将专业知识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童心向阳?竹梦同行”社会实践队用青春力量赋能乡村的具体行动。志愿者们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其中,在陪伴小朋友成长的过程中播撒知识的种子,在探寻竹编非遗与东坡文化的魅力中传承历史文脉,让青春的足迹留在青神的田野与社区,让温暖的互动成为连接校园与乡村的纽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